【教省防護政策系列文章】接待小孩,如接待主耶穌一樣(上)
(教省防護政策委員會主席 雷張慎佳)
當時,門徒前來問耶穌:「天國裏誰是最大的?」耶穌叫一個小孩子來,讓他站在他們當中,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你們若不回轉,變成像小孩子一樣,絕不能進天國。所以,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,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。凡為我的名接納一個像這小孩子的,就是接納我。」(馬太福音十八章:1-5)
今天,讓我們集中看看香港如何接待小孩,是否好像接待主耶穌一樣。
在香港海域有一群美麗的中華白海豚,牠們被稱為海上熊貓,與熊貓同屬國寶。牠們幼嫩、活潑,而且有獨特的顏色:BB海豚白色、年輕海豚灰色,成長的海豚粉紅色。牠們發出獨特的聲音,有着靈活優美的身影。牠們有良好的環境、足夠的養分,得以優游自在健康成長……
到底現實是否這樣?環境污染,人類不負責任的行為,危害了中華白海豚的生命,甚至使牠們頻臨絕種。
兒童是否也像中華白海豚呢?
香港約有110萬兒童,即18歲以下者,他們需要優質的環境,悉心的栽培,有足夠的身心靈養分,才能使他們健康成長。人類不負責任的行為與環境污染,同樣危害兒童的生命,社會對兒童有各種迷思,有人認為:
今日香港的兒童好幸福,住得好、食得好,經常外遊,滑雪、看北極光;嬰兒死亡率差不多全球最低;有15年免費教育,有無數課外活動可以參加,而且又得獎無數,有憑着高深音樂造詣奪得國際獎項;也有9歲的兒童憑卓越的數學成就而獲大學破格錄取。
也有人說:香港地少人多,如果有人虐兒、性侵犯或出現家庭暴力,很容易廣為人知,孩子也會發聲甚至反抗。
人人都自認愛錫孩子,認為虐待兒童個案,只會在貧窮、落後的地方出現;又或認為,唯有富裕先進的國家,才能對愛護兒童有更高的要求。
其實,在香港這多元化的社會中,固然有孩子萬千寵愛集一身、在愛與關懷中成長;也有孩子家庭環境困難,但經過一番艱苦奮鬥而能出人頭地。然而,也有不少兒童面對眾多複雜問題,生活困苦,往往無力發聲,他們的遭遇未被社會各界深入了解,而擁有資源或有決策權的人,又因為有諸多顧慮,結果往往在問題發生後,經傳媒廣泛報道後才急急補救。
香港沒有校園槍殺案,但無論在家庭、校園、網上、甚至院舍,都曾有兒童遭受嚴重暴力對待,他們的慘痛經歷令人震驚:失常的母親肢解自己的女兒;有保母情緒失控猛力搖晃女嬰令她腦出血;有少女在網上應聘模特兒,誤墮陷阱被姦殺;也有少年長期遭受網上欺凌,苦無他人支援,最後不堪壓力自殺。
互聯網的存在為世界帶來很多好處,但危機卻不能不防。網上色情資訊泛濫,英國的兒童事務專員曾經表示,有研究顯示,53%的11至16歲的兒童常常瀏覽色情網站,致令他們早熟甚至犯事。
「Me Too」性侵犯原來不單止在美國、澳洲、英國等地出現,其實全球都有,而且是長時間發生,但卻很少被舉報。澳洲因為有神職人員和院舍出現性侵犯個案,經檢討後列出400項建議,總理更稱會在國會公開向受害人道歉,教宗也表示會重組性侵犯調查委員會。
香港兒童當然也會面對性侵犯的問題,有受害人甚至表示無意舉報。最近,香港出現兒童在院舍被嚴重性侵犯的個案,侵犯他的竟然是9歲的院友!
在2016年,約有3,181名兒童因無法得到家庭照顧而要接受住宿服務,0至5歲有659人、6至12歲有1,258個。他們在發育黃金期無家可歸,有些孩子事後被領養,有些則要入住院舍,甚至轉了一間又一間院舍。
大家還記得遭生父繼母長時間施虐致死的5歲小妹妹「臨臨」陳瑞臨嗎?當時關心她的聲音遍布香港,但她短短的五年人生裏,她是否也有被拯救的機會呢?日後的兒童,會否受惠於「臨臨」案後保護兒童機制的改革,能及早得到幫助,令生存、發展、受保護的機會得到提升?
或許我們會說,這些是極端的個案,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或身邊。然而,你有沒有察覺,你身邊其實就有極需要你關懷的人!
有一天,我忽然聽到門外有孩子不斷嚎哭大叫,但卻沒有人去了解到底發生甚麼事。在忍無可忍下,我鼓起勇氣出去了解,發現有個不斷哭叫的孩子被拒家門外,我的出現,驚動了門內的媽媽,她沒有馬上開門讓孩子進去,但起碼直到今天,我都沒有再見到同樣的事情出現。
我們有意無意、潛移默化相信,並且採用懲治的手法去教育孩子。經常以體罰作管教方法的家長為數不少。香港早年曾有研究顯示,有八成家長曾施以體罰,有社會團體曾倡議政府立法禁止體罰兒童後,相關數字後來下降至六成。如今的狀況又如何?
早前有一位父親,因兒子在校犯規,還改手冊冒簽名,被學校要求見家長。父親在老師面前極覺「無面子」,結果大力掌摑兒子,還持刀威脅要割兒子的耳朵。此外又有一個父親,罰兒子在繁忙的地鐵出口跪着過馬路。
香港每年要處理不少虐兒案件,按照醫院急症室的數據顯示,約有3,300宗。香港大學一項研究調查指出,一宗舉報的個案背後,就有99宗個案是未被舉報。
直接施加於孩子身上的創傷固然會傷害他們,平日耳聞目睹的孩子,他們的內心世界又有誰知道。
有一名少女曾經打上傳媒節目訴心聲。她表示,媽媽經常毒打她姊姊,她覺得無奈、無助和自疚,對她母親又愛又限。她發覺現在常用母親的神態和方法對待他的男友,她不明白箇中原因,感到非常沮喪。
我曾家訪一個有家暴紀錄的家庭,跟一個學校轉介的男童和他的父親面談。那個男童的母親出入夜店,凌晨才返家,每晚家中必定吵鬧擾攘,繼而動武。有一晚母親一怒之下便推開兒子床邊的窗跳出去……我問那個孩子,你當時怎樣?他說,轉頭就睡。終日身處驚嚇當中,久而久之,孩子的自衛機能令他麻木;對自己的傷痛麻木、對別人的感受自然也無動於衷。這孩子若不接受幫助與治療,日後問題可大可小。從另一角度看,難怪社會上很多人失去了側穩之心。
暴力不單是家庭問題,也是社會問題,現有54個國家落實對暴力「零容忍」政策,加強家長的「無暴」教育,立法禁止體罰,瑞典更早於1979年已實行,目的是配合優質的親子教育,落實對暴力說不!
2016年,英國立法懲治見死不救,亦即處罰那些容許兒童受虐死亡而不採取行動的人。類似的法例,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竟然用十年研究可行性,最近才完成報告並公開建議。我們自稱重視法治,但當倡議以法律保護兒童的時候,真的希望能將重點放在兒童身上。法律不能解決一切問題,但法律是社會的底線,有着最基本的教育和保護作用。
聖公宗早在第六屆普世聖公宗諮議會(1984年)定下聖公宗的五個使命標記,其中,第四項是「致力改變社會上的不公義結構,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並竭力追求和平與共融」。我們往往認為,不公義與暴力行為只會發生在教會之外。教會是神聖大公的群體,我們應該不會沾染這些黑暗腐敗的事。然而,人性軟弱,往往經不起引誘而陷入歧途。近年世界各地教會,包括聖公宗在內,都因一小撮神職人員和信徒的不當行為而捲入醜聞,而香港的基督宗派亦曾經出現零星個案。
香港聖公會強調教會是一個安全、互相尊重與彼此愛護的大家庭,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上帝所創造並擁有神聖的價值。教省在2018年成立專責小組,就有關方面撰寫政策和培育計劃,而在今後的幾個月裏,教省的「防護政策委員會」(Safeguarding Policy Committee)將有系統地分階段推廣相關政策,並藉不同角度,讓教友了解有關政策。
謝子和主教
<上文轉載自《教聲》第2382期,如欲閱讀本期《教聲》完整內容,請按此處。>